9月3日下午,金融与经济学院在3302会议室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学会议,大会以“凝心聚力启新程 数智赋能开新局”为主题。院长黄汉民主持会议聚焦部署本学期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数智化与学院的深度融合,助力学院在数智化时代的教育创新与科研发展,为“十五五” 期间的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全院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

黄汉民强调,我国正式全面启动“人工智能+”新时代,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不再只是未来图景,而是正在迅速展开的国家行动。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我国抓住人工智能革命历史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全面的行动指南。为此,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和知识,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AI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人、每岗都要学会1种以上的人工智能工具辅助教学和科研。

黄汉民重点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业务和科研能力。将科研产出作为近期乃至未来三年的重点工作,坚决杜绝“无课题、无论文、无项目”的“三无”教师。要求学院各个岗位,追踪具体科研项目的落地和科研成果的产出,要有使命感和危机意识。做到具体任务具体落实,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强化对成果梳理、阶段整合、空间塑造等方面的宏观管理,稳抓具体落实,做好动态调整。
同时,黄汉民要求各系做好专业建设和调整,迎合数字化时代的需求,进行“新专业建设、问题专业淘汰、优化现有专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要持续加强人工智能与各专业的融合。目前,单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已经难以满足复杂问题的需求,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有助于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为传统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这是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学科发展趋势、学校发展定位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金融与经济学院必须顺应这一趋势。
最后,黄汉民在会上介绍了数智化转型下金融与经济学院“十五五”规划的总体思路与主要任务和举措,希望全体教师提振精神,做好“十五五”规划发展关键阶段需要的综合施策。凝聚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的工作合力,确保规划相互衔接、有机融合;坚持以上率下,协调配合,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共同描绘好未来五年金融与经济学院“武院式”篇章的实施蓝图。为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发展,推进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建设和学院各专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会上,金融与经济学院副院长周利、副书记常桥、院长助理曾志勇就各自分管的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