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同时探索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武汉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鄂碳行实践队于9月1日开启“三下乡”实践活动。走进黄麻起义纪念馆,在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中,展开了一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学习实践之旅。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周蓝兰、章成兰、伍玥等紧跟导游步伐,全身心投入到历史讲解的聆听中。踏入黄麻起义纪念馆,浓郁的历史氛围便扑面而来。在馆内,大家深入了解黄麻起义的历史背景——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毅然举起反抗的旗帜;也详细知晓了起义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筹划到激烈的战斗,每一个阶段都饱含着先辈们的热血与牺牲。

为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领略黄麻起义纪念馆的魅力与红色文化的内涵,团队成员积极向工作人员申请尝试直播。直播过程中,章成兰充分结合自身所学知识,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网友们介绍纪念馆的特色展品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伍玥则专注于直播的技术操作,从设备调试到画面切换,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确保直播能够顺利进行。

此外,团队成员还积极辅助纪念馆工作人员拍摄纪念馆相关视频。周蓝兰等成员仔细观察纪念馆的每一个角落,精心选取拍摄角度,力求将纪念馆的各个重要场景与珍贵文物都清晰、完美地记录下来。在拍摄过程中,大家怀着敬畏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希望通过这些影像,将黄麻起义纪念馆的风貌与红色文化更好地留存下来,为红色文化的长期传播与传承提供丰富且珍贵的素材,让后人也能通过这些视频,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从黄麻起义的红色文化,成员们延伸思考到延安非遗文化,探讨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与传承路径。周蓝兰提出,延安非遗承载着当地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民俗风情,如刺绣等,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伍玥则认为,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弘扬这些非遗文化,让它们在新时代依然能绽放光彩。成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建议,从加强宣传推广到创新传承方式,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与探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三下乡活动充实而富有意义,鄂碳行团队的成员们在黄麻起义纪念馆的学习与实践中,不仅加深了对红色历史的认识,从革命先辈的事迹中汲取了精神力量;也在传承与弘扬文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