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热浪如潮。7月2日至7日,武汉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知行致远振兴实践团紧跟专业拍摄团队的脚步,深入宝钢文化产业园,沉浸式体验了一场高温下的“视觉盛宴”创作全流程。汗水浸透衣衫,快门定格瞬间,队员们穿梭在园区的各个角落,用镜头捕捉工业景观的雄浑壮美,更真切地触摸到优质内容生产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艰辛与执着的坚守。
清晨六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无人机的轰鸣声已在园区上空划破静谧。队员们揉着惺忪的睡眼,亲眼目睹了摄影师为捕捉钢铁巨构在晨光中的完美剪影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寻找最佳角度时的反复调试、主播在酷暑中身着正装的一遍遍演练、灯光与收音等各工种间的精密配合……每一个环节都深深触动着队员们。“太不容易了!每一帧完美画面的背后,都是无数汗水与时间的堆叠。”队员周梓杰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高温炙烤的拍摄棚、反复调整的镜头角度、被汗水浸透又风干的工作服……这些场景深深烙印在队员们的心中,成为了最生动鲜活的实践教材。在紧张的拍摄间隙,指导老师胥蓓蕾副教授与队员们交流着观察心得。她指出,新媒体内容创作的不易是常态,但其中蕴含的专业精神与坚持尤为可贵。她特别强调,面对激烈的竞争,破局的关键在于行动——从“养一个自己的号”开始实践。选定细分领域,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在从0到1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流量逻辑,掌握运营精髓。吴利玲老师则补充道,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团队将为同学们在“养号”过程中所需的技能提供全力支持。

此次高温下的“追光”之旅,让“知行致远振兴队”的队员们深刻领悟到:“不容易”是内容创作的底色,“敢做”是迈出创业的第一步,而“务实养号”则是积累经验、验证想法、最终实现破局的最接地气的路径。这份沉甸甸的感悟,不仅是对幕后工作者的崇高敬意,更点燃了他们投身新媒体实践的热情,为实践的下半程注入了更清晰的行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