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浪潮下,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备受瞩目。2025年7月23日,武汉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柑行川蜀·金穗筑梦队”奔赴四川省蒲江县铁牛村,聚焦当地特色产业耙耙柑,以“探路‘柑’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中,团队与“丑美阿柑”创始人深入交流,并运用无人机技术探查配送,为耙耙柑产业发展探寻新路径。
对话创始人,洞悉产业发展密码
实践团一行来到“丑美阿柑”的种植基地,与创始人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创始人向队员们分享了“丑美阿柑”品牌的创立历程,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每一步都凝聚着心血与智慧。

谈及品牌理念,创始人表示,“丑美阿柑”注重产品品质,坚持绿色种植,虽然耙耙柑的外观可能不够“美观”,但内在品质上乘,这也是品牌名称“丑美”的由来。在交流中,创始人还提到了品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品牌推广难度大等,同时也分享了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如加强产品研发、拓展销售渠道等。
通过与创始人的交流,实践团成员对耙耙柑产业的品牌建设、市场运营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后续探索金融赋能品牌发展的路径提供了思路。
无人机探查,科技赋能配送升级
为了更精准地了解耙耙柑的种植和配送情况,邓毅豪同学运用无人机对果园进行了全方位的探查。无人机在果园上空盘旋,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传输果园的画面,队员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棵果树的生长状况、果实分布情况等。

基于无人机探查的数据,实践团成员对果园的布局进行了优化分析,为配送路线的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无人机还可以对果园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等问题,为果农的生产管理提供支持。
此外,成员们还探索了无人机在耙耙柑配送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无人机配送,可以实现精准投递,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虽然目前无人机配送还面临着一些技术和政策方面的挑战,但这一创新模式为耙耙柑产业的配送升级带来了新的可能。
青春担当,助力产业振兴
“柑行川蜀·金穗筑梦队”的实践活动,不仅为“丑美阿柑”品牌的发展和耙耙柑产业的配送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也让实践团成员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和锻炼。
队员们将金融专业知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乡村产业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他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

此次实践团的川蜀之行,是金融、科技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耙耙柑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