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对藕先生农业科技公司的走访,见证普惠金融从产业端激活莲藕经济“生长力”后,武汉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金润荷乡”实践团队未止步于产业链表层观察,带着“金融如何真正触达农户”“机构服务如何适配需求”的追问,于6月30日至7月1日进一步下沉调研视角,其中6月30日在永利村村委会组织下,通过精心设计的分组深度访谈与结构化问卷调研,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心间,系统性收集了广大藕农对普惠金融服务的真实感知与应用体验。

实践团队成员分赴不同村民小组,与79户藕农深入交流后,既感受到普惠金融政策落地带来的显著积极效应——其服务成为撬动农户增收致富的有力杠杆,79%的受访者认为“随借随还、无抵押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有效破解了季节性农资采购难题,被农户称为“致富路上的关键一把柴”;也发现部分农户对线上申请流程和复杂合同文本存在理解障碍,更依赖线下服务的问题。

普惠金融在永利村的实践,其深远意义已远超于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它正有效激活了农户内生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意愿,推动着莲藕产业从依赖外部政策扶持的输血模式,向依托金融工具自我强化、主动参与产业链升级和价值提升的造血模式进行根本性的转型,金融活水正润物无声地滋养着产业振兴的根系。
7月1日,实践团队深入金融服务供给端的关键节点,专程走访藕先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的支行——邮储银行蔡甸某网点(由于银行内控要求,进行脱敏处理),旨在从金融机构的视角解码普惠金融如何精准灌溉莲藕特色产业链。

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其构建的“基础覆盖+场景适配+生态协同” 三位一体服务体系,该体系紧密贴合莲藕产业全链条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在基础覆盖上,通过“藕农贷”“惠农加工贷”等标准化产品满足种植、加工环节的刚性资金需求;场景适配方面,针对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推出“直播流水贷”,解决融资瓶颈;生态协同则联合多方构建风险共担机制,为信贷资源流向产业提供保障。同时,银行借助数字化手段整合多维度数据,为经营主体构建双维精准画像,实现贷款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且要求信贷员深入一线,确保金融产品兼具实用性与“乡土气”,诠释了金融“精准滴灌”的价值。
从村民的田间故事到银行的服务创新,调研展现出“需求牵引供给、供给激活需求”的良性循环:农户因金融支持更敢投入,产业因金融创新更具活力,金融机构因深度参与更懂需求。这种共生生态成为蔡甸莲藕产业乡村振兴中“以金融活水激活内生动力”的生动注脚,凸显了普惠金融在产业发展与农户增收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