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清晨,十里铺村尚未苏醒,武汉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暖阳十里·宜路生花”支教团,在工作人员带领下,队员们步履匆匆地踏过古朴的石板路,他们心里装着两份沉甸甸的“周六约定”,没有课堂的铃声催促,只有家访的暖意与家常的温情。
桌边的“放心托付”
“老师们,快进屋!”瑾瑶奶奶洪亮的招呼声和窗边瑾瑶张望的小脸,就是欢迎。弟弟倍嘉“哧溜”躲到姐姐身后。围着小方桌,周雪妍揽着瑾瑶肩膀对奶奶说:“瑾瑶学习认真,数学有点小坎儿。课后我们常给她‘开小灶’,一点一点讲清楚。”话音未落,奶奶立刻接话:“是哩!娃说老师一讲她就明白!下了课还费心,真不知咋谢……”临走,奶奶紧握周老师的手,那句话沉甸甸的:“老师这么上心,娃交给你们,我们一百个放心!”

小院里的“暖心絮叨”
告别瑾瑶家,队员们拐进独居五保对象陈爷爷静悄悄的小院。“爷爷,看您来啦!”一声问候惊醒了打盹的老人。“哎哟!好娃们来了!”陈爷爷笑得皱纹舒展,小院顿时热闹了。大家搬凳围坐,听爷爷讲村里的老故事。队员们问:“身体还好?”“缺啥不?”“有事您吱声!”说话间,有人已拿起扫帚、抹布——院子干净了、门窗亮了、零碎物件归置整齐。爷爷默默看着,用袖子擦了擦眼角。临走他紧攥队员的手,声音发哽:“难为你们记挂我这老头子……能来听我唠叨几句,这心窝里暖烘烘的!”

在瑾瑶家的方桌边,课后的一次次“加餐”,接住了那份“一百个放心”的淳朴信任;在陈爷爷清冷的小院里,短暂的清扫陪伴,焐热了老人的心。这个寻常的乡间周末,因这群年轻学子的步履而不同。俯身讲解间,是在孩童心中植下希望的苗;搭手相扶时,是给老人晚景洒下暖阳的光。这支“暖阳”支教团,正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十里乡土,将对乡亲的牵挂,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轻轻放在他们的心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