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武汉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星云团队黄米、解睿、吴逍遥等人在赵娟老师的指导下,赴湖北利川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活动,聚焦“体育非遗肉连响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主题。

当日上午,团队在传媒大楼剧场观摩利川市 2025 年“美丽利川・相约四季” 民歌广场舞开班仪式。200 余学员以广场舞串烧开场,此次培训旨在推动“文化种子孵化园”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星云团队从中感受到肉连响深厚的群众基础与民族魅力。

随后,实践团的志愿者们聆听了田赤教授的专题讲座《利川民歌、民舞的保护和传承》。田教授围绕民舞民歌的起源与发展,结合相关民族文化丛书,剖析非遗“活态传承”难题,指出文化发展应走“双创”路径。这坚定了团队传承创新肉连响的决心。

当日下午,团队赴肉连响传承馆——馨艺幼儿园开展深度调研。国家级体育非遗传承人刘守红自2006年创立传艺,组建30余支表演队,培训学员超10万人次,带领肉连响走向国内外多个舞台。面对传承挑战,他创新推出“肉连响+幼教”模式,将非遗融入幼儿体操课程,培育出3万余名“小传承人”。主张以“有感、有型、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各年龄段都能感受、融入到肉连响之中。

团队成员结合金融专业视角,与刘守红探讨非遗产业化路径,提出“文化IP +数字技术”的保护方案,获其肯定。刘老师指出:“肉连响从‘泥神道’到‘东方迪斯科’的蜕变,关键在于将传统击打技艺与当代审美结合,并通过提出‘非遗六进+’模式(进景区、进机关、进村寨、进社区、进警营、进学校)来扩大受众基础。”刘守红的坚守让团队深受触动,“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第二日上午,团队重返传媒大楼,在张锐、李潇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肉连响实操。从基础的“三响”“八响”到双人对打,队员们反复揣摩击打力度与身体协调性,在汗水与欢笑中感受“以掌为乐、以身为器”的独特魅力。队长黄米感慨青年学子有责任让这门“东方迪斯科”永葆生机。活动尾声,团队与利川市非遗保护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决定深入学习肉连响并将其普及给人民群众,通过数字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助力非遗破圈传播。

星云团队通过参与系列活动,系统挖掘肉连响文化价值,探索“非遗 + 文旅”融合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未来,星云团队将持续跟踪肉连响这一国家级体育非遗项目,扎根地方发展,以脚步丈量非遗厚度,用创新激活文化生命力,形成调研报告,提出“非遗+X”的创新模式。利川之行,是青春与传统的对话,更是责任与使命的接力。星云团队不仅会以金融专业知识服务经济,更以文化担当赋能乡村振兴,推动非遗传承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