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杜智勇,金融与经济学院投资学2101班学生。2025年考研成功上岸武汉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硕。

为什么要出发?——初心是黑夜里的灯塔
决定考研并且是武大时,他的同学和老师都不太理解,你们这种层级的考985?“山鸡也想变凤凰?”他的回答很简单:“我想变成更好的自己。”
早在他高中时他就想好要考研,他高中复读才考上武汉学院这个本科学校,虽然是民办高校,但却给了他一个向上攀爬的平台,他把目标定在武汉大学并不是空穴来风,复读过的他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会为此付出全部努力。
至暗时刻——考研人才懂得“绝望”
——数学课听完才发现没听懂,感觉自己智商有问题;
——英语阅读五题错四题,感觉配不上自己的梦想;
——看到同龄人继续着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而自己天天背着那破书包早出晚归......
考研时他放弃了他一直热爱的足球;卸载了游戏、抖音;也冷落了他的朋友,可能一两个月都不会出去玩一次。让他说学习有多苦?其实也还好,他每天保持6-8小时的学习时间也算健康。最磨人的是日复一日并且你不知道是否能有回报(当然他是比较幸运的)每天陪你的只有日出时温暖的阳光和回寝时路灯温柔的余光。
——父母嘴上和你说“考不考得上都没事,努力过就好了”但你从他们的眼神中都能很明显看到想让家里出个研究生的期望。
——研友凌晨发来的“这道题你会吗?”让他知道他并不是独行。
——学长笔记上,那些用荧光笔标记的“重点”背后是无言的传承。
这些哪个不能打动你去为之努力一年?
学习时间——劳逸结合
考研不是9.58秒的冲刺,而是13分13秒67的积累,你没必要看别人一天在图书馆学习十几个小时而为此焦虑,他认为只有没学好才会死学,你要提升效率,认真把握有效学习时间4-8个小时,实在学习不下去就回去玩玩手机和朋友聊聊天真的没关系,他是早上把抖音、小红书啥的卸载,然后晚上下回来玩玩缓解焦虑。也不能天天坐在图书馆假装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比如你要学习八个小时你至少要在图书馆坐12小时并且要管好自己,因为中途要吃饭、睡觉、开小差等等。

上岸不是终点——致仍在路上的人
收到拟录取通知时,他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反而异常平静。因为真正珍贵的,是那个在绝望中学会坚持、在焦虑中学会和解的自己。无论结果如何,希望你能为之努力一次!
最后,他想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面的话结束:“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忙”考研如此,人生亦如此。
愿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