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杨英杰,税收学2401班宣传委员。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成绩平均分90.58分,位列班级第一。在学习之外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多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班委,她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学习经验分享】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初入大学的杨英杰对一切充满兴趣,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方向后,才发现自己真正的优势和努力的方向。在大一的职业规划课堂中找到了自己当下最想要去实现的目标,她希望在大三之前拿到雅思证书实现出国的愿望,并规划自己在大四之前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把公务员考试作为她的主要就业目标。
一、课程学习方面
1、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大学的课堂与高中有很大不同,更加注重自主学习,但课堂依然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每节课尽量坐在前排,这样既能减少干扰,也方便与老师互动。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同时也能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例如,在微积分课程中,她每次都坐在前几排,积极回答老师的解题思路,使其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
2、 做好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课后及时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大学的课程进度较快,如果不及时复习,很容易遗忘所学内容。复习的时候可以整理课堂笔记,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养成预习的习惯也很重要,通过预习可以知道下节课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上就能有针对性地听讲。像大学英语这门课,她会提前预习课文和单词,这样在课堂上学习语法和听力时就轻松很多。
3、利用学校资源。学校的图书馆是学习的宝库,除了有丰富的藏书外,还有安静的学习环境。经常去图书馆借阅专业相关的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此外,学校的自习室也是很好的学习场所,可以在那里集中精力完成作业或者进行复习备考。比如,她在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每天都会去学校的自习室学习,那里浓厚的学习氛围会更有学习的动力。
焦虑不是自由的敌人,而是自由的印证
二、时间管理方面
1、 制订计划。大学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但是如果不加以合理安排,当看见别人参加各种活动获得各种荣誉时,很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杨英杰选择制定周计划或者日计划,将学习任务、社团活动等都纳入计划之中。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条理,避免拖延。我每周都会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把每门课程需要预习、复习的时间,按照计划执行就不会显得手忙脚乱。
2、平衡学习和社团活动。大学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参与社团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要注意平衡好学习和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参加社团活动的时候,要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选择合适的社团活动参与。

三、考试应对方面
1、注重平时积累与考前复习。大学的考试成绩不仅取决于期末的复习,更在于平时的积累。平时认真学习、做好作业,在期末复习的时候就能轻松很多。在期末考试前,要制定系统的复习计划,梳理整学期的知识点。像杨英杰在西方经济学这门课,平时上课认真听讲,做了详细的笔记,期末考试前通过复习笔记和画思维导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 端正考试心态。考试心态也很重要。在考试中要保持冷静和放松的状态,如果遇到难题不要慌张,可以先跳过,先做自己会做的题目,最后再回过头来思考难题。思路就会清晰很多。
相信的力量
杨英杰想说,在大学期间,要大胆去抓住身边的机会,勇敢尝试,不轻易放弃对未来的期望,试图在更广阔的平台有所成就,不因为偶然的跌倒而失去前进的动力。在人际关系方面,她一直努力突破自己的内向,开始从自己的世界中走出来,提升自己的交际和管理能力,她是班上的宣传委员,除了用文字表达,她表示一定需要去跟别人交流,一定要主动打开自己,去告诉别人心里的想法,因为不太可能会有很多人愿意主动来了解自己,所以要尝试做一些改变,就是尝试打开自己,去跟别人搭话,也希望有相似的人能够因为看见她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希望大家在求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道路,永不回头,坚定地走下去。